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(记者 徐婧)“帆海融光——天津博物馆藏18-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”1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。展览通过135件套天津博物馆藏中国纹章瓷器,展现纹章瓷在定制和收藏过程中的中西文化交流。
明清的外销瓷被称作中国瓷器的“异域之花”,产自国内,扬名海外,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,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征。纹章瓷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外销瓷器,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、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,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。
11月22日,“帆海融光——天津博物馆藏18-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。图为观众参观展览。杨郁然 摄
本次展览分为“瓷路海贸”“世族佳器”“美美与共”三个单元。“瓷路海贸”简要介绍了中国纹章瓷的来样定制过程和商贸活动;“世族佳器”重点展现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社会功能;“美美与共”以瓷器边饰风格的变化,展示了中西审美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如何相互渗透。
11月22日,“帆海融光——天津博物馆藏18-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。图为观众参观展览。杨郁然 摄
纹章瓷蕴含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,在瓷器发展史上具重要地位。展品中,清雍正广彩伊佐德家族纹章纹盘为爱尔兰的伊丽莎白·伊佐德定制,她因在房地产业的成功而著名。而在清代来华定制的数千套纹章瓷中,仅有30套为女性定制;清雍正广彩金家族纹章纹盘为铁红描金风格,巴洛克式纹章绘制极为精细,盘沿绘中国传统纹样;清雍正广彩沃尔尼家族纹章纹酱汁杯模仿西方18世纪早期银器造型,杯身间还绘有中式杂宝纹。
本次展览以文博机构联动办展的形式,推动区域文化的资源共享,深化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成果,助力打造京津冀文化共同体。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逝世 享年89岁32048
- 2(台青话融合)从事服装定制十多年 台青叶浩昕看好大陆市场26909
- 3外交部驻港公署对美所谓“2023年香港政策法报告”表示坚决反对25933
- 4香港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合办研讨会 聚焦银行业监管问题20465
- 5东西问·两会|翁诗杰:中西方治理方式有何差异?19748
- 6春季肝旺易脾虚17287
- 7工信部:1-2月锂电总产量超过102GWh 同比增长24%14523
- 8外国在港领团和商界参访大湾区活动圆满结束13011
- 9“人生如画——戴泽先生百岁艺术展” 获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12074
- 10南方文交所推出“数版通平台” 开启艺术品交易一站式服务12045






